送法进校园,宪法护成长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
宪法进校园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法治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12月4日,“玉芳姐姐工作室”成员走进津市市第一中学参与“宪法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通过晨读宪法、跟唱《宪法伴我成长》歌曲等形式,增强了广大师生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意识。活动还为在校学生发放法治宣传手册千余份。
关于宪法的知识你到底了解多少呢?检察官带你了解宪法!
1.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2.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通过施行的?
答: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3.我国“宪法日”是哪一天?
答: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4.宪法和未成年人有什么关系?
出生:
从出生这一刻起,宪法便开始保护你。
《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上学:
你到了适当的年龄,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升国旗、奏国歌成为每周的必备“课程”。
《宪法》第二章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
成年:
18岁成年的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第二章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