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树” 护未来:常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利剑护蕾·2023”专项行动暨“常青树”等常德检察工作品牌新闻发布会
12月20日上午9时,常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检察机关“利剑护蕾·2023”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发布“常青树”等常德检察工作品牌,并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由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荣明主持,省、市、区三级媒体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据悉,近年来,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常德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切实担负起未成年人保护“两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责任,不断更新司法理念、完善执法机制、创新工作举措,着力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推动形成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法治氛围。
发布会上,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艳霞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常德市检察机关“利剑护蕾·2023”专项行动工作情况:一是夯实专项行动基础。市县区两级院均成立由党组书记、检察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为专项行动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市检察院通过案件评查、台账核查、实地督导及对专项工作月通报等措施,引领全市检察机关共同发力,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二是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零容忍”“零懈怠”,今年来共批捕性侵未成年人犯罪139人,批捕率为93.29%;共起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128人,起诉率为96.24%,有罪判决率为100%。三是全流程司法保护。两级院均成立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综合履职办案组,“四大检察”互相配合、协同履职,共办理综合履职案件74件,其中市检察院联合鼎城区检察院成功办理了全省首例涉未成年人文身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落实“双向保护”原则,精准帮教172名涉罪未成年人;2023年共对66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7.25万余元,开展心理疏导26人次,帮助重返校园1人。四是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持续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建立“从业查询工作衔接办法”“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艾滋病信息核查及被害人保护工作机制”等长效工作机制,联合各方齐抓共管。督促相关部门开展对重点领域和电竞酒店等新业态的排查整治,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针对非本地户籍及女性涉罪未成年人无法进入专门学校就读等问题,推动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五是强化法治宣传。举办“检爱同行,共护花开”检察开放日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行政单位及老师、家长意见和建议,推介未检工作;联合关工委、妇联等多家单位组建法治宣讲团,围绕校园欺凌、性侵害、电信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两级院均深入留守儿童集中的偏远乡村开展法治巡讲;市院出品的微电影《解锁》、微视频《未检释法档案(江湖义气型)》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解锁》和鼎城区院联手国代表麻小娟打造的微视频《强制报告护未来》均入选今年全国检察机关未检工作优秀新媒体作品。
随后,黄艳霞介绍了常德市检察机关品牌创建工作情况,并发布了“常青树”等检察工作品牌。
黄艳霞指出,常德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检察工作品牌建设工作,坚持党建、队建与业务相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常德特色的检察工作品牌,以品牌建设带动工作全面进步。市检察院党组准确把握服务大局中的检察定位和检察工作中的常德定位,立足常德检察的历史和现状,以创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将检察业务工作、检察品牌文化建设工作、检察宣传工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谋划。两级院突出检察职能,聚焦主责主业,精心培育和打造具有常德特色的“常”系列工作品牌。各部门各条线依据工作职能,精心塑造具有部门工作特色、内涵品质、辨识度高的工作品牌,凝聚“常”系列品牌之力。“常青树”是常德市检察院打造的第一个“常”系列工作品牌,探索创建“主品牌+子品牌”协同联动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建设新格局。由市检察院牵头打造“常青树”主品牌,培育壮大津市“玉芳姐姐工作室”、鼎城“彩虹桥”未检工作室、武陵“武未驿站”一站式综合保护中心、石门“桔城未蓝”工作室等特色子品牌,逐步形成未检品牌矩阵集成效应。下一步,常德市检察院将陆续推出守护老年人、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常相守”等“常”系列检察工作品牌。
随后,记者围绕常德市检察机关品牌打造的思路与做法、“利剑护蕾·2023”专项行动做法与成效、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工作等内容进行了提问,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艳霞,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刘芸,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协管领导、三级高级检察官彭政就提问进行了解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