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监督合力 维护公共利益
——常德市出台《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在部分省区市试点推广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方案》,进一步凝聚人大、政协、检察监督的工作合力,增强监督刚性,提升监督实效,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近日,常德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市检察院)与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共同出台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规定,双向衔接转化涉及公益诉讼“4+10”法定领域及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新领域,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认为代表建议、政协提案需要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办理的,及时转交市检察院研判办理。认为能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市检察院应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和相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抄送《立案决定书》、《检察建议书》等法律文书。
《办法》明确,市检察院应在制发的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中梳理出能够借助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合力推动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对其进行审议,并提出是否转化为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意见,通报市检察院。
《办法》要求,市检察院应当认真研究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答复意见,将建议、提案办理部门的答复内容作为检察建议监督履职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市检察院应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报告衔接转化工作进展情况及监督办案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重视和支持。
该《办法》的出台,推动人大监督、政协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从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中发掘个案线索,通过案件化办理,转化为检察建议,借助人大、政协监督共同推动监督事项,实现行业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营造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检察监督双向衔接转化的社会氛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